交通肇事逃逸有自首怎么处理

2024-03-26 07:08:03

交通肇事逃逸有自首怎么处理

一、交通肇事逃逸有自首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后逃逸又自首怎样处理,要依据交通肇事是否构成犯罪而定,如果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据情节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二、交通肇事逃逸有哪些表现

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

第一,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

第二,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第三,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最后,所谓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现场逃离,但也可以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离,甚至在现场躲藏的情形。

三、哪些行为不属于肇事逃逸

(一)虽然离开现场,但证实其主观上无逃逸的故意的行为

这种情况,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具备逃逸的主观要件,不能认定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如将某单位司机在肇事后随即将伤者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因惧怕与被害人的亲属发生冲突而离开现场回到单位向领导汇报并报警。

(二)虽然驶离现场,但离开是为了设法报警的行为

虽然驶离现场,但是在现场不远处随即设法报警的行为,如打电话、到附近的医院求救等等、应当可以证明其本身没有逃避处罚的主观动机,对这一类行为并不符合逃逸的主客观的要件,因此,不能认定为逃逸。

(三)虽在离开现场途中,但主观故意动机尚不明确的行为

有时候行为人出于害怕被报复或其他合理原因离开现场一段距离,如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其有逃逸的故意也应当出于无罪推定的原则不轻易认定其行为为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处罚,如果有自首的行为可以从轻处罚,肇事逃逸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上一篇:

销售假药罪缓刑标准是怎样的(销售假药罪最轻处什么)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