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承包经营能否确定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承包经营能否确定劳动关系终止)
(一)劳动关系认定的实质性审查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可见,劳动关系认定必当考虑的要素包括主体资格、从属性以及工作内容,并且以客观存在的用工事实为审查路径。《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 “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关系是以用工事实为基础或本质特征的法律关系,
(二)劳动关系认定的证据审查及举证责任分配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1、3、4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分配上,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证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举证责任主要在劳动者一方,劳动者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受用人单位劳动管理、从事的是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给付劳动报酬等事实。用人单位主张劳动关系不成立的,应当提供反证。在劳动者证明以上事实后,用人单位必须证明工资的具体数额、是否缴纳了社会保险、劳动者具体工作时间、双方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入职登记表等能够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证据。
(三)内部承包关系未改变用工的事实
内部承包是指企业作为发包方与其内部的生产职能部门、分支机构、职工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就特定的生产资料及相关的经营管理权达成的双方权利义务的约定。
内部承包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对生产经营进行可控管理,员工作为承包人既要完成工作业绩,又必须遵守规章制度,双方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从属关系。利润分配的约定并未改变员工提供有酬劳动的事实,内部承包关系也未改变或者取代劳动关系的本质。
承包方一般是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的,在确定内部承包劳动关系之前需要了解一些法律知识,避免签署双重合同给自己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在发生纠纷后,企业一般只会承认与劳动者存在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这时,劳动者需要拿出能证明与其存在内部承包劳动关系的证据。
承包经营的关系在现在社会中是很常见的,大家也有必要进行一番了解,承包经营其实也是存在劳动关系的,经营的过程中,离不开的就是要雇佣工人。
承包是现在很普遍的一种方式,此时是必然会涉及到单位承包经营劳动关系,需要大家建立劳动关系,对职工和老板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雇佣关系必需明确到位,确保劳动关系明确,防止劳动纠纷发生。